严以修身,加强党性修养,坚定理想信念,拧紧思想和行动的‘总开关’
习总书记指出,“严以修身。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,坚定理想信念,提升道德境界,追求高尚情操,自觉远离低级趣味,自觉抵制歪风邪气。”深入反复学习习总书记关于“严以修身”的重要论述,深感立意深远,内涵深刻,要求严格。我认为人大党员领导干部学习“严以修身”,践行“严以修身”,要在“三个注重”上下功夫。
一、“严以修身”要注重学习修养。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、坚定理想信念,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,是立身之本、从政之基。加强学习是提高素养的必修课,学习要举一反三,要融会贯通,要学以致用,要学思相融,在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、提高政治素养、锤炼道德操守、提升思想境界,在学习中把握人生道理、领悟人生真谛、体味人生价值、实践人生追求。要深入学习基本理论。一是要读原著,研原文,学习马列主义经典,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、四中全会精神,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,真正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这本真经,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、观点、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,要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,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、理论体系、制度的自觉性坚定性,把握人大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。二是要深入学习业务知识。要持之以恒地学法,要反复学习与人大工作密切相关的宪法、组织法、监督法、代表法、选举法等法律法规,不断提高法律素养,牢固树立法治思维。要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,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要义、深刻内涵、发展方向,加强对人大工作特点和规律的认识和研究,切实提高履职水平。三是要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。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,唯有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,听取群众意见,吸取群众智慧,才能不断提升能力,获取力量。学习还要与思考相结合,做到学以修身,学以养德,加强党性锻炼,品格修炼。
二是“严以修身”要注重修心静心。修身重在修心静心。古今中外名人伟人,无不注重修身养性,历练养德,“心外无物,闲看庭前花开花落;去留无意,漫随天外云卷云舒。”,“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,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”“古之立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。”这些名人名言,无不彰显了修身修心静心的意义、路径和终极目标。我们要从中吸取营养和智慧,修身从修心开始。修心要坚定理想信念,要努力修好赤诚之心、清静之心、慎独之心。修好赤诚之心,就是要补足精神之“钙”,深扎信仰之“根”,对党对国忠诚。坚持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。要修好清静之心。清静是一种心态、一种情趣,更是一种境界。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说“自静其心延寿命,无求于物长精神”,作为一名党员干部,应该首先做到自静其心,精神轻松,客观科学地看待人和事。宁静、淡泊、善良、热诚地为人做事,不为小事而争,不为一时而争,不为名利而争。要修好慎独之心。慎独是一种操守、一种品格、一种风骨。习总书记指出,领导干部要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,人前人后一个样,尤其是在私底下、无人时、细微处,更要如履薄冰、如临深渊,始终不放纵、不越轨、不逾矩。要做到群居守口,独居守心。群居守口就是不言是非,不言人恶,不传绯闻,见贤思齐。独居守心,就是要禁嫉妒之心,轻狂之心,养宽容之心,虚怀之心。
三是“严以修身”要注重实践磨练。修身不是空谈,不是虚无,而是要结合实际,勇于实践磨练,要从点滴做起、从小事严起,勿以善小而不为,勿以恶小而为之,始终保持党性的纯洁、理想的崇高、做人的本分。要有扎实的作风,必须有“踏石留印、抓铁有痕”的功力,不信虚言,不采华名,始终保持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,深入群众,深入选民,了解实情,反映民意。要主动履职,要积极探索新常态下人大工作的方法和路径,按照《监督法》和《四川省<监督法>实施办法》的规定,选准议题,依法加强监督工作,着力增强监督实效。要按区委要求、政府需要,参与中心工作,服务大局,服务发展。要联系代表,服务代表,积极履职,有为奉献。要严格落实党中央在“三严三实”专题教育中提出的关于反对“四风”和反腐败的规定要求,对自己的言行时时反省,对党的纪律和保持敬畏之心,自觉净化生活圈、社交圈和娱乐圈,追求高尚情操,培养健康生活情趣,自觉远离低级趣味,远离小人,远离庸俗,警惕“小恶”长成“大腐”。